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鹰城 > 风景名胜
文人圣地三苏园
发布时间:

2022-07-29

作者:

来源:

点击量:

1117

三苏园位于郏县县城西北距县城23公里的小峨眉山下,此地宋代时属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这里安葬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两兄弟的遗骨和其父苏洵的衣冠。1963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郏县地处许洛古道,紧邻小峨眉山,背靠嵩山,南有汝水旷川。此处山青水秀,古柏参天,景色宜人,风景绚丽,苏轼早年多次路过这里,曾为此“美似家乡峨眉山”而惊叹,这里不但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成为他永生的怀恋之地。故在常州重病临终时,他给弟苏辙写下了“即死,葬我嵩山下,予我为铭”和遗愿。在苏轼病逝一年后。苏辙将其埋葬在这里。

苏轼病逝11年后,苏辙在许昌病逝。其子孙将他送到郏城,与苏轼葬在一起,始称二苏坟。至元代1352年,郏县尹出于对苏轼父子的敬重,为苏洵置了衣冠塚于苏轼苏辙兄弟墓之间,至此始称三苏坟。后来,又在坟院南约300米的广庆寺后建起了三苏祠,祠内立了三苏塑像,泥胎金身,栩栩如生。

5df329171719c2798aa20e284ab6511d.jpeg

与四川眉山三苏起点不同,这里是三苏的终点,是三苏盖棺论定之地。

三苏园景区主要由东坡湖、广庆寺、三苏祠、三苏纪念馆、东坡碑林、东坡中年布衣塑像、金娃迎宾道、苏仲南夫妇墓、梁氏墓和三苏陵园等景点组成。 

“一门三学士,如天如日如月;四海五大家,无左无右无前”

三苏父子其丰富的人生经历、深邃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政治实践、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三苏文化。而他们的归焉之地—郏县三苏园景区则是缅怀三苏、启迪后人的圣地。古往今来,无数莘莘学子、社会名流前来朝贤拜圣,留下许多珍贵佳作,园内现存宋代的墓、元代的坊、明代的碑、清代的碣以及代表当代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300余块碑刻,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的理想圣地。

 三苏祠堂暖阁内保存着元代所塑的三苏父子泥塑像,是全国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尊三苏父子塑像。进入三苏祠,迎面看到的是苏轼父子三人的彩色泥塑像,苏洵居中,形态高大,苏轼苏辙分列左右,形态与其父亲相比尺寸有所缩小。这三苏泥塑像是元代所建,全国仅此一处,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革期间,这里被改为学校,本来塑像是要被砸烂的,是学校的老师在塑像前砌了一堵墙,并在墙上挂上毛主席像才幸免被砸。

苏轼中年布衣像高4.2米,像座高3.5米,磨光青石砌成,工艺细腻,形态逼真。在苏轼雕像前建了25级青石台阶,阶下十几米的地方,只要你拍手或跺脚,台阶上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铜音"蛙"鸣声。步上台阶,站在苏轼塑像下仰望,手执诗书的苏轼面向西南,满脸的惆怅。

东坡碑林是为了纪念东坡先生病逝九百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郏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靠社会捐资兴建的,东坡碑林于1997年下半年着手筹划,经约稿、成书、雕刻、建廊、镶嵌等项工作,于2000年底一期工程竣工。东坡碑林是继湖北黄冈之后,在东坡纪念地兴建的一座由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以苏东坡著名诗、词、文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碑林。整个碑林由大江东去碑园、东坡诗词碑园、文赋碑园、礼赞碑园组成。

东坡碑林是继湖北黄冈之后在东坡纪念地兴建的一座由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苏东坡著名诗、词、文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碑林,是缅怀坡仙、启迪后人的圣地。碑文全部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依次由草书、行书、楷书、隶书、篆书排列,一面面碑刻凝聚着书法家对一代文学大师的敬仰和感情,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和技艺溶入到作品中,或豪放、或细腻、或灵动、或古朴、或精致,姿态纷呈,蔚为壮观。收集了一百位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的墨迹,其中还有毛泽东同志的手书。由于全词共100字,就有100人同书,共100幅,也蕴含对苏轼的崇敬!

陵园内共有古柏588株,枝繁叶茂、苍翠挺拔,所有柏树树干均向西南方向倾斜。传说是三苏品德感动草木,草木皆随其心意所向,遥望其家乡四川眉山县,几百年来被人们称为“思乡柏”。苏老泉供桌上的香炉石被视为“摸福石”,当地一首顺口溜这样说:“站立祭坛闭双目,直行向前去摸福,谁能摸住香炉石,万事如意尽是福。”据说古代一些学子上京赶考路过此地,总要来此摸一摸,沾点儿三苏的灵气。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柏树林中发出一种酷似下雨的声音。清代(顺治年间)郏县县令张笃行拜谒三苏,夜深人静之时,忽听门外雨声大作,开门观看雨景,但此情此景竟使他感到十分意外,屋外不但没有下雨,反而月明如昼,断言此乃苏坟奇观,遂写词留念:“风声瑟瑟雨声哗哗,风大不鼓衣,雨大而不湿襟”。后人屡试屡验,称之谓“苏坟夜雨”。

地以人重,900年间三苏园几经兴废,几经修葺,三苏英灵始终傲立天地,永无尽期。三苏父子与郏城百姓朝夕相处早已情同骨肉,密不可分,郏城父老无不以先生为荣耀,郏城后学无不以先生为师表。

下载附件:

[打印此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