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鹰城 > 古村乡韵
古村香韵之荆山村
发布时间:

2014-07-14

作者:

来源:

点击量:

1690

 

 
    荆山村位于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是全市最大的蒙古族聚居村。全村总人口1300余人,4个村民组,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95%。
   
    据家谱、碑文、地方志中记载,荆山村蒙古族的远祖是元朝的马秃塔儿,故其后代以“马”为姓。马秃塔儿因不满当时元朝成宗铁穆耳的荒淫无度解甲归田,来到曾是历史上出产“和氏璧”的宝地——荆山定居,至今700余年。700多年来无数的兴衰,使这个蒙古族村庄发生很多变化,但村民们仍保留着蒙古族风俗习惯。村内遗存的马秃塔儿墓是中原地区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蒙古族贵族墓葬。墓前,元代墓碑、华表及神道至今仍存,墓碑书法浑厚有力,河南省仅有,全国罕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荆山村现保留从元代至今的历代墓碑40多通,述及其源流的主要有三通口马秃塔儿墓碑,其正文曰:“大元故,宣武将军、右诩蒙古侍卫亲军千户、可赠昭勇大将军、佥书枢密院事、上轻车都尉,追封范阳郡侯秃塔尔。至正己丑年仲冬季旬七日。”清朝时期,马秃塔儿后人经过考证,得出“黄帝铸鼎、卞和采玉”之说尽在荆山的结论,使荆山成为一个极富传奇的地方。 
   
    1991年,内蒙古日报社主任记者巴拉吉尼玛来荆山考察。同年,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副主任荣盛亲访荆山,对马秃塔儿墓、碑等文物进行细致的考研。1996年10月,全国第二届曲艺节期间,内蒙古曲艺代表团全体成员到荆山村慰问演出,并亲赴马秃塔儿墓用蒙古族礼节进行祭奠。2011年5月8日,内蒙古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乌日根与学生阿拉腾塔日努、内蒙古卫视记者双山到湛河区荆山村进行认亲寻访。1994年,马秃塔儿墓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0月,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载附件:

[打印此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