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情数据库 > 地情资料 > 理论研究
关于《临海水土志》最早记述台湾的探源 
发布时间:

2022-08-17

作者:

翟红果

来源:

点击量:

1559

2022年8月2日,美国参议院院长佩洛西冒天下之大不韪窜访台湾,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自古以来,台湾是中国固有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进一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和政策。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用铁一般的史实证明海峡两岸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白皮书指出:“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留下了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述。”

389132469.jpg

沈莹字号不祥,他在三国中不算是一位很出名的吴国将领,《三国演义》最后一回才登场,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但他英勇善战,累迁左将军、丹阳太守。他在晋灭吴之战时,打了一战硬仗,被征虏将军王浑杀死于版桥,英勇殉国。

沈莹作为一名武将,他缘何著有《临海水土志》呢?这得从孙权说起。

公元229年,东吴大帝孙权称帝之后,涌起了一股开疆拓土、经略四方的豪情,并将目光投向东方的“夷洲”。台湾古称“夷洲”“琉求”“东番”。当时除了夷洲,古人还认为海的对面还有一个亶洲。孙权派人出海并不确定会到什么地方,但他看来不管海的对面是哪,总归是有地方可以纳入版图的,于是便开始他往东经略海外的战略。

公元230年春,孙权命将军卫温、诸葛直带领一支庞大的舰队,率一万名士兵从章安(今浙江省台州市)出发,驶向茫茫大海,寻找夷洲、亶洲。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穿越海峡,抵达夷洲。《三国志》《资治通鉴》均有记载。《三国志》载,东吴黄龙二年春,皇帝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又载:“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

卫温、诸葛直率舰队抵达夷洲,是中国大陆到访台湾岛的最早的记录。当时的台湾岛还是蛮荒之地。卫温和诸葛直率部登陆夷洲后,在这里待了差不多一年,其间加上水土不服、瘟疫等,登陆夷洲的士兵纷纷死亡。卫温和诸葛直看着不断倒下的同袍,心理防线最终被击溃,于是只好带着剩余的士兵及俘获的数千夷人,在公元231年回到大陆。

对卫温和诸葛直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艰苦旅程,按道理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对孙权来说极为愤怒,当初派遣两人出海是要完成他经略海外的使命的,或者说效仿徐福寻找到长生不老药,目的没达成还损兵折将,于是将二人以“违诏无功”的罪名斩杀了。《资治通鉴》这样记载:“卫温、诸葛直军行经岁,士卒疾疫死者什八九,亶洲绝远,卒不可得至,得夷洲数千人还。温、直坐无功,诛。”

卫温和诸葛直因“违诏无功”被斩杀,是孙权目光短浅,这怪不得他们。卫温和诸葛直是大陆最早和台湾交流的代表人物。那时候起,台湾真正纳入到中华民族的版图之中。就这一点来说卫温和诸葛直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所以,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很高,就像张骞出使西域一样。

沈莹是浙江人,有人推测他曾跟随卫温和诸葛直的船队去过夷洲实地考察。也有人说沈莹是从俘获的数千夷人中获取诸多关于夷洲的第一手资料的,但这与公元230年成书的史实显然不符。不管怎样,沈莹在东南沿海生活为官,对夷洲产生极大的兴趣,确实有更多的机会去搜集夷洲的资料,研究编写《临海水土志》这本书。

沈莹所著的《临海水土志》,从地理方位、气候和地形,以及居民的生产习俗等方面,记述了台湾岛的自然环境及高山族的社会生活发展情况。这一著作对当时被称为“夷洲”的台湾人民的生活有着细致而深入的描写。该书对当时夷洲落后的部落氏族社会是这么描述的:“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种荆为蕃鄣。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舅姑子妇,男女卧息共一大床……”

翻译为白话文的意思就是说,夷洲在临海郡(治今浙江省临海市)东南两千里,这里四季无雪霜,草木长青。到处都是山,聚集很多夷人。这些夷人有各自的首领、土地、百姓。这里的男人削发、穿耳洞,女人不穿耳洞。他们的房子没有围墙,只以荆棘作为藩篱相互区隔。此处土地肥沃,既有五谷,又有各种海产。夷人没有男女之防,一大家子都睡在大通铺上。

沈莹作为最早研究台湾的学者,所著的《临海水土志》被公认为是世界上记录台湾的最早文献之一,也是发现最早记录台湾地区风土人情的书籍。

遗憾的是《临海水土志》作为世界上第一本文字记载台湾岛的文献著述早已失传,只有部分内容因被摘录在宋代编纂的被誉为中国古代大百科全书的《太平御览》第780卷《东夷传》中而保存了下来。后来,历代都有人辑佚,异名甚多,有《临海水土物志》《临海异物志》《临海土物志》《临海水土异物辑校》等。如今,此书已成为研究台湾早期历史以及两岸来往的重要文献资料。

虽然《三国志》和《晋书》没有沈莹的传记,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沈莹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尤其是《临海水土志》的编纂是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这个贡献让他名留青史。   

孙权经略海外是一次伟大的航行,它开辟了大陆与夷洲之间的海上交通,扩大了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可以说,孙权经略海外的这个壮举是用行动向世界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证明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大陆已经开始考察开发台湾了。

志书存史,存自然之史、存发展之史,是现代志书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史志工作者要报着“守土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志书疆域、区划、建置的研究和记述。尤其是边疆和沿海地区地方史志工作者更要充分认识记述海域、疆域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认真研究海域、疆域的历史资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全方位记述自古至今海域和疆域的历史事实,切实发挥志书在证明领土为我的重要权威性文献作用。

民意不可违,大势不可逆。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追求统一、反对分裂始终是全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早已深深融入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祖国统一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面对国家统一的民族大义,中国人有不信邪、不怕鬼的骨气,有吓不倒、压不垮的志气,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更有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能力。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粉碎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作者:翟红果 平顶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下载附件:

[打印此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