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关党建 > 理论研究
王亚红主任在2016年全市地方史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16-05-18

作者:

来源:

点击量:

1111

真抓实干  奋发有为
大力推进地方志事业全面发展
—— 在全市地方史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   王亚红
(2016年5月12日)
 
同志们: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的第十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谋好篇,起好步,开好头,对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代表平顶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就2015年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动员全市史志工作者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克难攻坚、扎实工作,为我市地方志事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服务“转型提速、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2015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县两级地方志工作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批示,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转型发展中心任务,转变作风,发挥作用,全市史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史志办再次被评为河南省史志工作先进单位。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以及省、市领导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史志工作,先后对地方志工作做出重要指示、重要批示。这些重要指示、批示,为地方志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64号文印发了《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将“加强修史修志”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将地方志事业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4月25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发展基础与机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我省史志事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史志工作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为此,平顶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大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这些指示、讲话、文件精神,全面谋划《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上下齐动、多措并举,以学促干、以赛促宣,行动迅速、效果明显,贯彻落实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加快推进二轮修志。“十二五”期间,市史志办突出重点,力促后进,狠抓落实,确保二轮续志工作圆满收关。截止目前,全市已出版《舞钢市志》《鲁山县志》《宝丰县志》《郏县志》《叶县志》《新华区志》《卫东区志》《湛河区志》等8部志书。《石龙区志》2015年1月8日召开省评会,现正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预计年内出书。在抓进度的同时,我们坚持和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把中指组、省史志办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范落实到工作中去,通过加大业务指导力度、规范编纂流程、完善审查验收办法、严格志书质量管理等,强化制度约束,强化流程管理,把好志书政治关、史实关、资料关、文字关,确保全市续志质量整体上台阶。
    (三)乡镇志编纂成效显著。我市乡镇志工作自2013年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典型引路、稳妥实施、逐步推开”的思路开展以来,严格落实提高认识、抓好试点、开展培训、协调指导四项措施,在探索中不断加强,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创造和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全市出版乡镇志2部:《宝丰县周庄镇志》和《郏县长桥镇志》;完成市评1部:《郏县堂街镇志》;宝丰县的肖旗乡、赵庄镇、商酒务镇、大营镇,郏县的渣园乡、白庙乡、黄道镇、茨芭镇等8个乡(镇、街道)完成初稿;舞钢市武功乡、寺坡街道、院岭街道、垭口街道,鲁山县张良镇,郏县广阔天地乡、薛店镇、安良镇、龙山街道,叶县的洪庄杨乡,湛河区的马庄街道等11个乡(镇、街道)完成资料长编;正在收集资料的单位约占总数的15%,乡镇志工作正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四)年鉴月报工作扩面提质。目前,除石龙区外,全市有8个县(市、区)连续出版综合年鉴,年鉴工作覆盖率达到90%。石龙区已明确任务要求,今年已启动编纂工作,力争实现我市年鉴编纂工作全覆盖。《平顶山大事月报》2006年出版,通过不断优化微调,工作机制、栏目内容等日臻完善。现已连续出版120期,编写大事信息5400余条,上报省大事月报1000多条,采用300多条。9个县(市、区)除新华区外有8家开展大事月报工作,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快捷的信息咨询服务。
    (五)方志馆和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市级方志馆建设实现零的突破,2015年正式开馆运行,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馆内布展面积约300平方米,设有馆藏室、阅览室、管理室等。馆内现藏全国各地志书、年鉴及地情文献1.3万余部,其中志书约1万部、年鉴约3000部,馆藏图书目前全部实现微机信息化管理。全市9个县(市、区)中除新华区、湛河区、石龙区外有6个建立了方志馆(室)。运行中的舞钢市、宝丰县、郏县、卫东区等县级方志馆不断丰富馆藏,提升服务力,增强影响力。其中,卫东区2009年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方志馆,现拥有各类藏书8000余册;宝丰县吸引河南亚坤实业集团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方志馆,占地260平方米,藏书1万余册。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推进“互联网+地方志”工程,传播方志文化,扩大方志影响。两次改版平顶山市地情网,加快地方志成果数字化速度;依托国内顶级网络服务商提供的云存储服务,搭建免费、开放的数据存储平台;制作平顶山地情网二维码,开发我市首个地情类APP,开设平顶山史志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读志用志提供服务。各县(市、区)依托政府网建立的子网,成为各地了解地情的重要平台和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六)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一是不断开发地情服务新产品。市县两级工作部门积极开展地情研究,编写地情书籍和资政刊物,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参与规划编制、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历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将地方志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利用地方志资料,编纂出版反映重大事件、历史名人、特色产业、重要物产等方面的地情资料和书籍,深度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拓宽修志用志工作领域。2015年,先后出版《平顶山大事记(1953—2013)》《平顶山方言》《平顶山市园林志》《中国民间剪纸集成·李福才卷》《屈原文化在鲁山》《牛皋文化研究》《舞钢市大事记》《舞钢市抗战文献集》等地情书籍;《汝瓷志》《平顶山市工会志》《宝丰县国土资源志》《宝丰县司法志》《叶县高级中学志》等分别完成初稿和征求意见稿。二是加强史志资源共享。向市政协提交“在加快发展智慧旅游进程中融入史志文化元素的建议”的提案,得到市发改委、市旅游局、市督察局等部门高度关注;与市旅游局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平顶山地情网与平顶山旅游网互设友情链接,全市旅游文字、音像资料与地情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同志们!各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协同配合,更离不开地方志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在此,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和不足:个别单位对史志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大、措施不力,造成工作拖沓、滞后,影响了全市的进度;服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史志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6年工作部署
    2016年史志工作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第五次全国地方志会议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关于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批示为指针,以《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为准则,以《河南省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全面落实“一纳入、八到位”和“两全”目标,认真开展“两学一做”,不断加强依法治志,推动以修志编鉴为主业、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努力开创全市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把握机遇,全面贯彻《规划纲要》。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这是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第一部规划性文件,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于确保地方志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务院正式将“加强修史修志”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这是地方志工作第一次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也是继《规划纲要》后,再次将地方志事业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关于地方志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文化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我们描绘了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规划纲要》是国家对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标志着地方志事业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去做。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贯彻《规划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任务,抓紧抓好,抓深抓细,抓出成效。一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学”和“做”两个方面检查我们的工作,找到促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二要以《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十周年主题纪念活动为契机,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或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特别是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依法治志意识,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三要召开学习培训会,对《规划纲要》进行深入的学习研讨,采取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图版宣传等形式全面宣传,扩大社会的认知度和影响面。要通过宣传学习,让《规划纲要》真正成为领导履职的“方向盘”和社会了解地方志的“指南针”,要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努力开创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明确任务,全面完成“两全”目标。
    《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二轮修志全面完成、年鉴全覆盖的“两全”目标任务。《河南省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总体部署了我省将于2017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截至目前,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郏县、叶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全部完成“两全”目标。希望没有完成任务的石龙区,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制定措施,科学安排,迎头赶上,找出制约工作落后的原因,确保按时完成“两全”目标。已完成“两全”目标的,要根据第二轮修志进展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研究和组织部门、行业、企业系列志书的编纂工作,作为第二轮修志工作的延伸,并为第三轮修志积累资料。要严格按照《河南省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要求,到2017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实现省、市、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全覆盖。2018年开始筹备第三轮修志工作,确保2020年正式启动三轮修志工作。
    (三)从严从精,努力提升年鉴月报编纂质量。
    年鉴工作要按照中指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试行)》的各项要求,在框架设计、条目编写、彩页制作、版面安排以及审核校对等各个环节,严审严核,精心雕琢;要规范资料搜集和编纂方法,创新编纂思路,优化栏目设计,突出时代特点、地域特征和年度特色;要完善年鉴供稿制度,努力缩短编辑出版周期,增强年鉴的时效性、权威性、实用性;要坚持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积极推进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覆盖工作;要定期召开年鉴培训会议,分类分层培训市直各部门(行业)、县(市、区)年鉴编纂人员。
大事月报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扩大工作覆盖面,突出鲜明特色,增强大事月报的辅政性、务实性、鲜活性,真正做到记录大事、反映要事、突出新事、展现特事,为记录鹰城、宣传鹰城、服务领导提供重要载体。 
    (四)理清思路,稳妥推进乡镇志编纂。
    深入贯彻《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乡镇志编纂工作的通知》《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乡镇志编纂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对全市122个乡(镇、街道)进行摸底排查,对具有承编任务的98个乡镇,制定编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乡镇志编纂工作的推进力度。全年拟完成乡镇志初稿10~20部,召开评审会5~10部,出版志书2~5部。要明确市、县、乡各自主体责任。市史志办要加强规划协调、计划制定、督导评价、终审终评等工作。县(市、区)志办要加强修志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广泛动员专家学者参与编纂工作,采取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等方式进行指导,加大指导力度,做好业务培训、审查评审等工作。乡(镇、街道)要吸收相关专家成立编辑队伍,做好资料收集、志稿编写、自审自查等任务。要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积极探索适应乡镇修志的成熟模式,加强对试点单位的业务指导和工作调研,着重提高以点带面的工作成效。要严格执行三级评审制,严肃出版程序,乡镇志的出版由当地政府向上级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复后,方可印刷。要围绕乡镇志编修框架设计、篇目制定、理论与实践中的技术问题,组织专家学者,通过培训、研讨、学习交流等形式开展理论研究。
    (五)科学管理,不断提升方志馆服务能力。
    加强地方志文献资料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地方志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已建成的方志馆,要在健全制度、发挥功能、利用服务、人员培训上下功夫。要系统推进资料收集整理、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拓展文献资料征集、收集数量、种类和范围(市方志馆全年争取加大馆藏1000册,总数达到1.4万册)。要完善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方志馆科学管理,争取用3~5年时间,把方志馆建成地方文献收藏中心、地情研究中心、地域文化交流中心及地情展示和教育基地。要加强与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党史部门的联系交流,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未建成的,要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加强统筹推进力度,早日完成建设任务。
   (六)深入挖掘,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市县两级史志部门要加强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建设,不断增强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文化强市战略的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要配合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结合社会需要,开展部门志、专业志、企业志、历史文化名镇志和图志、简志、概览等编纂工作。要为城市规划、城乡建设、区划调整、地名更名等工作提供地情资料服务,为城市留住根脉。要继续编辑信息简报、编写地情书籍、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手段,增强服务功能。要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史志工作成果,推动方志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要推出一批高质量、有价值的理论文章,引导社会读志、传志、用志,把历史文化传播和方志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对全市历代旧志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弄清修志情况、志书版本流传和存世状况,为旧志整理出版理清思路、打下基础。
    (七)创新手段,科学规划信息化建设。
    要充分发挥地情信息化建设的制高点作用,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管理地方志工作以及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拓展“互联网+地方志”为依托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备,加大数据库的建设力度,有序开展志书、年鉴等资料的数字化工作,推进照片、录音、录像、历代方志等专题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地情网站管理服务。已建立地情网站的县(市、区)要加强网站建设,丰富数据库内容,提升内涵,发挥好史志网站的宣传教育作用,真正做到“一网知鹰城”,并逐步与省、市地情网融合,实现方志资源共享。
    (八)提高水平,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要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学习机制,把综合学习作为史志队伍学习的主体方向,注重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二是要在科学研讨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制定奖惩措施,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三是要通过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工作效能,规范工作责任。四是要结合志书、年鉴编修实践,组织开展多方位、多渠道学术研究,深化理论探索,鼓励论文发表。全年争取在《中国地方志》发表高质量论文1~2篇、在《中国方志通讯》发表10篇、在《河南史志》发表5~10篇。
    三、保障措施
    (一)实施依法治志,推进地方志事业法治化进程。定期开展《地方志工作条例》《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河南省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法规规章宣传活动,加大地方志普法力度,强化地方志法规规章的执行力度,营造依法治志的良好氛围。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全面落实“一纳入、八到位”,将地方志工作列入政府督查内容和考核目标,定期不定期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保障各项法律规章落到实处。
    (二)强化制度建设,为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保障。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支持一批优秀的史志成果参加省、市质量评比,对在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进行表彰和奖励。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对修志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和时间,开展自查自验;市史志办每年至少对县(市、区)志办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定期不定期对乡镇志试点单位进行督促、抽查,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和落实情况,及时向市政府进行汇报,并予以通报,不断推动监督检查常规化。
    (三)完善质量管理,努力打造精品成果。强化精品意识,实施精品工程,确保志书质量。健全和完善资料收集管理制度、主编(总纂)负责制、编辑责任制,严格执行三级评审制、验收制度,明确出版程序,在篇目设计、资料收集、总纂通稿、志稿评议、审查验收、出版发行、报送备案等环节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力打造精品志鉴。
    (四)加强专家库建设,激发事业发展源动力。甄选一批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历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建平顶山地情专家库。加强骨干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专家学者型人才,发挥中青年业务骨干主力军作用。采取聘请、借调等形式,邀请一些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棒、有修志热情的老教师、老领导参与修志工作。开展史志业务培训,分期分批轮训相关人员,不断提升史志队伍的能力素质和整体水平,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年龄优化的编修队伍。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地方志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发展改革大局,认真践行“两学一做”,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地方志工作中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修志问道,直笔著史,奋力书写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篇章,为我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助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附件:

[打印此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