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动态
志记历史 书写时代——平顶山市地方史志事业发展简史
发布时间:

2021-08-12

作者:

翟红果

来源:

点击量:

2597

志记历史  书写时代

——平顶山市地方史志事业发展简史

翟红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践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盛世修志,志载盛世。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连绵不断的传承。改革开放以来,平顶山市地方史志工作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修志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肩负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历史使命,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发展、从创新到跨越,实现以修志编鉴为主到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事业新格局,以平顶山之“志”服务平顶山之“治”,为平顶山市的经济文化事业做出“志”力贡献。

修志问道,守正创新。四十年筚路蓝缕的修志探索,数十载持续发展的转型升级,饱含着史志人忠诚担当的情怀、凝聚着修志者玉汝于成的心血,锻造着一项项闪光的荣耀。2005年、2019年,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获得“全国地方史志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受到市政府通报嘉奖;2021年4月,荣膺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联合表彰的“十三五”期间“全省地方史志工作先进集体”,并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

修志问道,直笔著史。四十年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数十载呕心沥血的务实敬业,坚定着史志人的理想信念、铸造着修志人的精神风范。几代方志人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淡泊名利、默默坚守,锲而不舍、笔耕不辍,铁心修志、不辱使命。在艰苦、辛苦、清苦的工作岗位上,凝练形成“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打造出数不胜数的地方志成果,为平顶山市创造出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

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平顶山市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创修问世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地方志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1956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制定12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时,把编修地方志列为20个重点社会科学发展项目之一,并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始编纂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初步探索。

1985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布《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对编修地方志作出具体而系统的规定,确定首轮修志一系列重要原则。这是首轮新编地方志工作的第一个政策性规定。199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地方志工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中的地位;提出完成省、市、县三级志书体系的建构,确定志书“每20年左右续修一次”的任务要求。这标志着新中国地方志工作步入制度化阶段。1998年2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布《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对修志体制、修志机构、修志经费、志书体裁等普遍性问题作出更为具体的规定。这些行政命令,有力推动了地方志工作的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蓬勃兴起。1957年成立的平顶山这个新兴的煤炭工业城市,迎来盛世修志的大好历史机遇。

这一时期,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创修,把修志工作列入重要的文化工程,加强领导、建全机构、配置人员、制定方案,为修志的起步提供领导、组织、机构、人员保证,为地方史志事业持续发展夯实坚定的基石。

1982年2月1日,平顶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下设总编室;1984年3月,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改为平顶山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为正县事业单位,编制20人。为同步推进县区志的创修和配合市志编修,鲁山县、宝丰县、叶县和新华区、卫东区、西区、舞钢区也成立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市属各局、委、重点企业也相继设立编纂领导小组和编辑组(室),人员配置3~10人。      

1982年7月,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印发《关于征集地方志历史文献资料的通告》;同年8月,中共平顶山市委转发《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编纂〈平顶山市志〉的编纂方案》,明确编纂的指导思想、编纂原则、质量保证,确保修志工作扎实起步、稳步推进。1986年5月,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下达〈平顶山市志〉专业志撰写任务的通知》,对承编专业志撰写任务的单位实行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五定”责任制。1987年11月,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平顶山市志〉各专业志和县、区志编写的通知》,对编写责任、稳定编修队伍、编写任务、严把质量关做出更加明确的要求。

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有关地方志工作的规定精神,加大志书编修力度。1985年4月,市委召开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第5次扩大会议,市委书记、市地方史志编委会主任对编好《平顶山市志》提出明确要求。同月,市委批转《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党组〈关于一九八四年工作进展情况和一九八五年工作意见的报告〉》,要求各级党委切实重视、加强领导,确保修志工作的顺利完成。1987年7月,平顶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史志工作的决议》。《决议》指出“编纂新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一项很重要的文化建设,国家已列入‘七五’计划,是项重要的长期任务”,并强调“要尽快编纂出一部高质量的平顶山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

1994年10月,经过征集资料、撰写初稿、编写《大事记》《地理志》、修改篇目、总体设计、总纂和评审等阶段的辛勤工作和艰苦努力,首创193余万字的社会主义新方志《平顶山市志(上下卷)》顺利出版,并编印34万字的《平顶山概况》。这是平顶山市地方史志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1997年2月,全市地方史志工作者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呕心沥血、无私奉献13个春秋,全市首创志书提前1年零10个月完成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共编修《平顶山市志(上下卷)》《鲁山县志》《宝丰县志》《叶县志》《平顶山市新华区志》《平顶山市卫东区志》《平顶山市郊区志》《平顶山市舞钢区志》《平顶山市西区志》9部,取得丰硕成果。《宝丰县志》《平顶山市舞钢区志》分别获国家志书二、三等奖,其它获省市优秀奖。

平顶山成立后的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典籍,熠熠生辉,为平顶山市文化成果贡献了史志力量和智慧。

在编纂新方志的同时,各县整理旧志9部,共260万字。其中有清嘉庆、康熙《鲁山县志》、清道光《宝丰县志》、清同治《郏县志》、《叶县志》。

这一时期,平顶山市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探索与创修,在领导的重视上、力量的投入上、修志的广度上、修志的成效上实现零的突破。编修的平顶山市历史上首批地方志文献,丰富了文化宝库,为平顶山的文化发展贡献了“志”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首轮新方志的编修在起步和奠定基础中积累了弥足珍贵的丰富经验。

(一)“鲜明观点、正确方向”的工作思想是确保修志工作顺利进行的核心。志书是官书,为党立言、为民记功,必须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地方志工作者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秉承史家优良传统,坚持实事求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指导修志。“直笔著信史”,要把地方志工作定位在“记载人民创造历史”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高点上,如实记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史志工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二)“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的工作体制是确保修志工作完成的关键。根基不牢,工作动摇。地方志是“官书”,已经延续2000多年的方志发展史证明,地方志编修持续不断,与“官修”传统分不开,与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动分不开,党委领导、政府主持是确保修志工作务实、高效的重中之重。市地方史志机构成立以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都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编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和主抓史志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主任,从工作的部署、推动、再到落实始终贯彻市委的领导和市政府的推动。首轮修志工作的实践表明,要做好地方志工作,关键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一纳入、五到位”落实到修志的工作实际中,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保障。

(三)“社会参与、众手成志”的工作机制是确保修志工作完成的根本。“众人拾柴火焰高”。“政府修志、政府审志”,各地方志工作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及各承编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能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能动力,形成推进修志工作发展的合力。借助社会力量,集思广益、众手成志是修志工作必须坚持的群众路线。

(四)“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的工作体系是确保修志工作完成的保证。志书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修志队伍素质水平的高低。在编修实践中,培养和锻造一批专业修志人员,形成120余人的修志队伍。这些专家包括方志界业内专家和大专院校、各行业从事方志工作的学者、行家等。这可以说是首轮修志取得的人才成果。正如李铁映同志所说:“专家修名志,名志传千秋。事在人为,关键在人才。”“名人修名志,高水平的志书需要高水平的人来修。事在人为,关键在于修志队”。

(五)“严格规范、严格评审”的工作制度是确保修志工作完成的前提。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新编地方志一定要把质量摆在重要的地位,始终坚持质量至上,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编纂规范,健全志稿评议、审查验收、质量评估等制度,从篇目的制定到资料的收集、从初稿的撰写到初审、从修改到评审再到终审,都要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把关。从修志的实践来看,要想真正保证志书的整体质量,使其达到经世致用,必须要把精品意识始终贯穿到修志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六) “理论指导、交流经验”的工作方法是确保修志工作完成的基础。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必须用“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来指导。在修志中,通过编辑刊物、开展理论研讨、召开经验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形成一支编研结合、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理论队伍,有力推动修志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市地方史志编纂办公室编辑出版《平顶山史志通讯》15期,鲁山县、叶县、宝丰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编辑出版《史志报》,刊发方志理论,互相交流编纂经验,带动理论研究,提高编纂水平。

在志书创修志,史志工作者抱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担当,聚焦“存史、育人、资政”职能,围绕“修志为用”的宗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

利用志书资料开展爱祖国、爱家乡教育。1997年平顶山市建市40周年,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与平顶山日报社、平顶山电视台联合举办“爱我家乡、增辉鹰城”知识竞赛活动;在《平顶山日报》开办《鹰城四十年》专栏,反映各行各业发展变化;精心组织展板20余块。199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筛选出20多位英模人物在《平顶山日报》和平顶山电视台刊发和播出。鹰城功臣可歌可泣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平顶山市志》《宝丰县志》在申报重大活动和保护名优产品中发挥重要作用。1994年,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根据申办中国第二届曲艺节的要求,编写曲艺历史、剧种、剧目、演出团体、演出风格、演出形式等专题材料,并详细介绍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宝丰马街书会这一中国民间文化奇观。1995年,中国第二届曲艺节在平顶山成功举办,平顶山市命名为“中国曲艺城”和“曲艺之乡”。

发挥地方志服务经济发展的“活辞典”和“工具书”的作用。九十年代初,旅游业逐渐兴起,鲁山县史志办公室编汇《神奇的鲁山温泉》画册,宣传推介古老而丰富的温泉资源,掀起温泉开发热潮,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舞钢市杨庄乡利用《舞钢区志》中记载的天池山的旅游资源情况,开发天池山风景区,富裕一方百姓。  

二、二十一世纪初,二轮志书编修彰显新时期改革开放鲜明的时代特点

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新发展,为编纂地方志书提供新的机遇。面对新时期地方志工作的新任务,平顶山市顺势而为,适时启动首轮志书的续修,进入第二轮志书的编纂。二轮志书的编纂分试点和全面推开两步走。

1995年8月,平顶山市作为河南省二轮志书试点单位之一启动《平顶山市志(1987~1995)》编修。8月23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关于编纂出版〈平顶山市志〉续编的报告》,确定续志编纂的指导思想、体例结构、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续志的编修进入实质性阶段。

1999年10月,110余万字的《平顶山市志(1987~1995)》作为河南省第二轮修志的试点续志率先出版,并获内容编写奖和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特别奖。该奖是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在社科类著作中首次取得的省级最高奖。

《平顶山市志(1987~1995)》是众手成志的结晶,是有益的探索和积极实践的结果,凝聚着史志工作者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开拓精神。《平顶山市志(1987~1995)》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是平顶山市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一新的成果。

1999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在市志续修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各县(市区)拉开续志编修工作的序幕。

新世纪伊始,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高度重视修志工作,科学谋划、缜密筹划,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完善措施、真抓实干,按照“高标准、高质量”总要求,推动以县(市、区)二轮修志为主的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跃上新台阶。

2003年3月,《郏县志(1987~2000)》率先出版。这是河南省首部县级二轮志书,在全国也是较早出版的为数不多的第二轮志书之一。《郏县志(1987~2000)》无论在指导思想、篇目设置和内容编写上都有所创新,为续志的编写树立了典范、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2005年12月,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获得“全国地方史志工作先进集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表彰。这是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成立以来首次荣获的最高荣誉。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国务院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地方志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的公布施行是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地方志工作从以令修志进入有法可依的法制化新阶段和大规模、正规化修志的新时代,对于建立修志工作长效机制,保障地方志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1年7月,河南省颁布实施的《河南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极大地拓展新时代地方志工作的范畴,把部门志、行业志、乡(镇)志、街道志的编编纂也纳入《条例》管理。

《条例》颁布实施后,平顶山市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意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彩霞在《平顶山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市法制办主任就如何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答记者问。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在《平顶山日报》刊登学习《地方志工作条例》知识和地情知识100题,共有3000多人参与。

《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又进行一系列宣传活动。5月17日,举行“环保杯”电视知识竞赛。郏县代表队获一等奖,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宝丰县代表队获二等奖,市环境保护局、舞钢市、叶县代表队获三等奖。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霍宪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彩霞等领导参加并颁奖。5月18日,举行史志成果展板宣传活动,参展图版30多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观看展览。2012年7月,《河南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在《平顶山大事月报》刊登有奖知识竞赛,并制作宣传展板30块进行宣传。

两个《条例》的宣传贯彻,收到积极的社会效果,调动了各界人士参与、支持修志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修志的科学发展。全市广大史志工作者因时而谋、乘势而上,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高位运行、奋发有为。至2017年,《汝州市志(1989~2000)》《舞钢市志(1991~2000)》《鲁山县志(1989~2005)》《宝丰县志(1988~2005)》《叶县志(1986~2002)》《平顶山市新华区志(1991~2000)》《平顶山市卫东区志(1989~2000)》《平顶山市湛河区志(1988~2000)》《平顶山市石龙区志(1991~2000)》等10部志书陆续出版。

二轮修志,是对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和真实的记录。二轮志书问世,提前三年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到2000年县级以上全面实现综合志书、综合年鉴全覆盖“两全目标”的综合志书全覆盖,极大的丰富了平顶山市的文化宝库。

胡锦涛同志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指出:“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二轮修志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洋溢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记述鲜明的时代特点是二轮修志的重中之重。二轮志书设立“改革开放”篇对改革开放取到的新成果、新成就、新经验进行浓墨重彩的记述。重点记载政治体例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干部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流通体制改革、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和开放开发,彰显改革的历程和改革的重大成果、重要成就。同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就也进行深刻的记述。

志书是传世之作。地方特色是她的灵魂,记述地方特色是她的本质要求。二轮志书单独设篇对富有特色的佛教文化、曲艺文化、温泉文化、酿酒文化、陶瓷文化、三苏文化、姓氏文化、衙署文化、书法文化等升格重点记述,传承鹰城故事、赓续鹰城文脉。《汝州市志(1989~2000)》的“汝瓷 汝贴 汝石”、《鲁山县志 (1989~2005)》 的“历史名人研究”、《宝丰县志(1988~2005)》的“观音文化 马街书会 魔术文化”、《郏县志(1987~2000)》的“名地 名产 名胜”、《叶县志(1986~2002)》的“叶公与叶姓”,使这些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同时,对特色经济、名优特产品也给予恰当记述。

在续志的编修过程中,充分运用地情资料编辑有关传统历史文化典籍,有汝州市的《汝瓷志》、宝丰县的《汝官窑志》《宝丰县赵庄魔术志》,卫东区地方史志办公室收集整理的《平顶山方言》《乡村歌谣精粹》《乡村歇后语精粹》《民间故事集锦》。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构成一幅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百姓生活画卷,讲述鹰城故事,成为平顶山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轮修志,标志着平顶山市地方史志工作迈入发展壮大的新阶段。二轮志书的编修,在坚持和完善首轮修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坚持依法修志,全面落实“一纳入、八到位”。开展法制宣传,认真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全面落实地方志工作的指导原则、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工作经费、编纂管理和审查验收等规定,不断强化地方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这是推动修志工作有序进行的保障。尤其是完善体制,落实“一纳入、八到位”的要求是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根基,必须进一步夯实。

二是坚持继承创新、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地方志历经千年,持续保持蓬勃生命力,就在于其常编常新,不断创新,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修志是相续发展的事业,每一轮修志是相辅相成的传承。新的一轮修志要继承前轮修志的成功经验,同时要在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实践,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使修志向着更科学、更全面的方向发展,永葆方志事业长青。这是地方志工作永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是坚持掌握理论、把握规律。每一轮修志都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志书的特点,对“怎么修、如何修、修什么”进行充分的研究,对方志的发展、方志的编纂、方志的特点、方志的作用等进行系统的研讨,用于指导方志编修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提升。这是修志工作稳定发展的理论基础。

四是学习交流、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修志工作人员的政治品德、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大力倡导“守正创新、协作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修志精神,志存高远,力学笃行,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把修志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队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实行“顾问专家”制度。聘请退下的老领导担任编委会顾问或主编,借力助力,为修志注入智力和支持。平顶山市地方史志编委会聘请市政协原主席赵玉亭为顾问,舞钢市地方史志编委会聘请市政协原主席胡福顺担任顾问;汝州市、舞钢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聘任人大原副主任和首轮志书主编担任主编,汝州市和宝丰县地方史志办公室还聘用具有修志实践经验的专家参加修志。他们率先垂范,发挥余热、无私奉献、兢兢业业,为修志贡献出出应有的力量。

六是建立“督查问效”制度。2003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第二届县(市、区)志书编纂督查制度的通知》。2003年至2006年,市政府办公室与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开展四次集中督查,表先促后、查找不足、解决问题,进一步推动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七是开展“精品佳志”活动。完善“指导问效”制度,强化业务指导,跟踪问效,全面提升编纂质量。2007年1月,市地方地方史志办公室制定《关于开展创“精品佳志”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精品佳志”的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精品佳志”的实施创新了志书的体例、完善了志书的篇目、丰富了志书的内容、提高了志书的功能,使二轮志书的整体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修志问道,重在载“道”、贵在弘“道”。这一时期,地方史志融入更多的时代元素和核心价值,史志成果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发展中换发出新的力量,释放强大正能量。

2001年,宝丰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用新编《宝丰县志》和旧志中有关宝丰酒的历史及考古发现,配合宝丰酒原产地域保护申报成功。2004年,鲁山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撰写《墨子鲁阳人考证》《刘累族氏与鲁山历史文化》,对国际墨子研讨会和世界刘氏第四届联谊大会在鲁山召开贡献“志”慧。叶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积极挖掘叶公文化资源,为2000年和2004年叶县一、二届世界叶氏宗亲联谊会的召开发挥积极作用。

志书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市委、市政府在召开的海内外市情说明会和招商引资活动中,都将志书作为文化使者,赠送客人。1998年、2002年,《平顶山市志》作为最好礼物,赠予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的友好城市。1998年2月和2004年1月,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电视部和日本铁木真电视台根据《宝丰县志》关于马街书会的记载,拍摄《乡情民风》和《当田野成为舞台的日子》专题片,有效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地方志梳理、记载、传承宝贵的红色文化,担当为党史传承红色文化、续写根脉的神圣使命。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积极参与配合市委宣传部等部门推荐“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原人物”的筛选、推荐和撰写材料工作。吴镜堂、王恩九、王舟平、徐玉诺入选“英雄模范人物”;张铁岗、薛喜梅、吴如入选“感动中原人物”。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史志实现由修志编鉴的一项工作到“多业并举”的事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还就修史修志工作作出“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重要指示;2014年、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史志工作分别作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的批示。史志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地方志事业走上以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的道路;标志着地方志工作从法制化迈入依法治志新阶段。《纲要》把1986年提出“一纳入、五到位”的工作机制扩展为“一纳入、八到位”(地方志工作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工作任务,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到位)。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写入“加强修史修志”,首次把地方志作为在文化领域中国家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这充分体现了史志工作的重要性和党中央、国务院对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2018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鼓励乡村史志修编”。这标志着地方志工作向基层、向更广泛领域延伸。

2020年12月,中国扶贫志编纂工程、中国全面小康志编纂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专项。地方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史志工作,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精神,史志工作进入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一时期,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坚持“史志为党”的工作原则,坚持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修志观,以忠诚为笔,书写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用赤诚作纸,记录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担当作为、续写新篇,全力推进史志事业跨越发展,斩获多项殊荣,创造多个首次。

2014年6月,市政府颁布《关于嘉奖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的通报》,对市地方史志工作通报嘉奖 。这是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首次受到市政府嘉奖。2019年,第二次荣获“全国地方史志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4月,荣膺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联合表彰的“十三五”期间“全省地方史志工作先进集体”。这是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首次受到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彰。2021年4月,市政府授予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集体二等功。这是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首次被市政府记功。市政府指出:“近年来,全市史志战线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史志工作‘存史、育人、资政’、集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工作、积极作为,提前完成‘两全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连续三年四次被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通报表扬,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志’力支持。” 

2014年和2019年,在机构改革中,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办公室管理和领导的事业单位。地方志工作更加得到领导的重视、关注与支持。

2016年5月9日,市长张国伟对地方史志工作作出批示:“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省委谢伏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继续发扬‘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秉持信念、把握正确方向,力学笃行、提升编修质量,开拓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以对事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持之以恒做好地方志工作,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全市地方史志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批示精神,志存高远、力学笃行,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2016年7月,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平顶山市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统筹推进全市地方史志事业科学发展。这是平顶山市地方史志事业第一个五年计划。2019年1月,“鼓励村志编修和村史馆建设”首次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规划》实施以来,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实现“两全目标”为重点,构建修志编鉴、开发利用、网馆建设等综合体系,把史方工作做强做大,不断推动地方志工作协调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初步实现地方志从“一本书主义”,逐渐向志、鉴、库、馆、网、用、会、刊、研、史“十业并举”的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

(一)完成二轮志书编纂。至2017底,二轮修志规划的全市10部县(市、区)志全部编纂出版完成,提前三年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到2000年县级以上全面实现综合志书的全覆盖。2003~2016年间,在第二轮县志编修中,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规定,提高质量水平。《舞钢市志(1992~2000)》《平顶山湛河区志(1988~2000)》获全省优秀史志成果一等奖,叶县志(1986~2002)》获综合二等奖。2021年5月,校勘重印《平顶山市志(1987~1995)》。

盛世修志、鉴古开来,彰善瘅恶,引领风气。地方志书坚守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传统、记录经济社会发展的阔步向前,成为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全面展示地情的重要窗口;成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资政辅治要典、堪存堪鉴的宝贵智库。

(二)乡(镇)志编纂。2010年,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倡导和鼓励乡(镇)村志的编修,在经济条件好、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等乡(镇)先行先试。2013年7月3~5日,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在郏县举行首届乡(镇、街道)志编修业务培训班。2014年5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平顶山市乡(镇)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5年7月、2016年1月,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乡(镇)志督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乡(镇)志审验出版程序的意见》,加强对乡(镇)志编修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平顶山市推动乡(镇)志编修经验得到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和推广。2016~2018年连续3年,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和宝丰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分别在栾川县、周口市、南阳市召开的全省乡(镇)志经验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2017年7月,北京市地方史志系统专家、学者10余人,到鲁山县、郏县交流学习乡镇志编修经验。但由于乡(镇)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再加上乡(镇)工作繁重,乡(镇)志编修进展缓慢。目前,全市出版有《郏县长桥镇志》《郏县堂街镇志》《宝丰县肖旗乡志》《鲁山县张店乡志》《舞钢市武功乡志》等乡镇志10余部。乡(镇)志编修任重道远。

(三)年鉴编纂。1999年,为确保《平顶山市志(1987~1995)》完成后年度资料的连续性,《平顶山年鉴》创刊,创刊号为1996~1998年合鉴。此后一年一卷,已出版21卷。各县(市、区)相继创办综合年鉴,年鉴事业蓬勃发展,年鉴也由辑存资料的年度工具书转向堪存堪鉴、服务发展的资政书。2000年,县级以上综合年鉴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 ”全覆盖。《平顶山年鉴(2012)》起改为彩色套印。每年,市县两级综合年鉴参加各种年鉴评奖活动,共获得奖项30余项。《平顶山年鉴(2004)》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优秀奖;《平顶山年鉴(2007)》第四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一等奖,是河南省唯一的一部一等奖;《平顶山年鉴(2010)》荣膺全国年鉴编校质量特等奖。这是河南省唯一的特等奖;《平顶山年鉴(2012)》荣膺第七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一等奖,被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授予全省优秀史志成果一等奖。《舞钢年鉴》《宝丰年鉴》《叶县年鉴》《平顶山湛河区年鉴》也多次荣获奖项。《平顶山年鉴(2012~2014)》创新栏目设置,卷前设“专题”“专记”“专文”等,对年度重点和亮点特色工作浓墨重彩的记述,得到方志专家的赞赏和肯定,周口市、安阳市、鹤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前来交流学习。

2014年6月,市政府颁布《关于嘉奖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的通报》,对《平顶山年鉴(2012)》给予充分肯定。《通报》指出:“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显著成绩。在《平顶山年鉴(2012)》编纂过程中,抓住年度民生建设热点、焦点话题,反映民生主题,集中宣传‘开放、务实、包容、创新’的平顶山精神,突出地域特色,展现城市人文精神;聚焦市委、市政府‘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 ’、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行动,反映时代特点,倡树时代新风,记述丰富文化遗存,展示城市文化底蕴,为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四)月报编辑。为丰富地情资料,增强服务中心的时效性,2006年元月《平顶山大事月报》创刊。《平顶山大事月报》是史志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又一成果。它聚焦工作亮点,全景反映每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和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学习掌握市情提供重要参考。2017年,《平顶山大事月报》改为《平顶山月报》,资料更加丰富。至2020年,共编辑出版180期。各县(市、区)也采取灵活的方式记载本地的大事要事,如:宝丰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在《宝丰史志》中设“大事记”栏目、舞钢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的《舞钢月鉴》、石龙区地方史志办公室的《石龙区大事月记》等。

(五)方志馆建设。进入二十一世纪,各级史志机构修志成果不断丰富,单位资料室已无法承担新形势赋予志书收藏与借阅的任务,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及时提出并实施建设方志馆的构想。2004年,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呈请市政府《关于筹建方志馆的请示》,得到常务副市长的批示。2015年12月,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自建平顶山方志馆,面积300平方米,藏书10000余部。2016年12月、2017年8月、2021年4月,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先后到三门峡市、北京市和广州市考察方志馆,借鉴现代先进的办馆理念和经验。2018年5月,平顶山市“四馆一中心”(科技馆、档案馆、党史馆、方志馆,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分配方志馆面积6000平方米。经过努力,力争把市方志馆打造成为全市最大的地方志和地情资料收藏、展示中心,市情研究、咨询中心;地方文化对外交流中心;爱国家、爱鹰城教育基地。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卫东区地方史志办公室也建有不同规模方志馆(室)。2008年7月,卫东区地方史志办公室建成面积30平方米、藏书2000余册方志室。这是河南省首家县级方志室,人民网、新华网、《河南日报》给予报道。2021年,宝丰县亚坤集团方志博物馆转建成宝丰县方志馆。该馆收藏典籍涵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800多个县(市、区、旗)的志书和其它藏志书近2万册,其中古代县志200余种、古碑拓片100余件,其它重要的研究资料100多件。该馆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方志馆。

(六)记录重大事件,讲好鹰城故事、弘扬鹰城精神。2013年3月,为记录平顶山煤田的勘探开发,以煤而立、以煤而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60年的发展历程,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平顶山市大事记(1953~2013)〉编纂工作的通知》。2014年12月,《平顶山大事记(1953~2013)》出版。2017年,《平顶山图志》出版,献礼建市60周年。紧跟中心、融入大局、服务发展。为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讴歌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先进典型,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出彩鹰城故事〉编纂出版方案的通知》精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的482万字的《出彩鹰城故事》于2019年7月出版。《出彩鹰城故事》讲出彩之路、说鹰城故事。2021年7月,编纂《抗“疫”:平顶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实录》资料详实、图文并茂,以四卷2500余万字的宏篇再现全市人民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的艰辛历程。这是平顶山市首部记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资料性文献。2017年7月,鲁山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出版《鲁山县精准扶贫实录》,以纪实的视野反映脱贫战略的历史性事件。2021年,鲁山县地方史志编纂室《鲁山大事记(2006~2000)》,初步完成三轮修志大事记。

(七)开发史志资源,宣传历史文化、服务读志用志。市县地方史志部门围绕优秀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史志资源,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贡献。相继推出《平顶山概况》《舞钢市大事记》《舞钢市地理》《鲁山县情》《魅力鲁山》《鲁山革命史》《河南鲁山古诗选注》《墨子鲁阳人考证》《舞钢市大事记》《舞钢市地理》《中国民间剪纸·李福才卷》《鲁山刘累姓氏与鲁山历史文化》《宝丰老洋人张国信》等50余部有文化品位的史志成果,推动社会读志用志,传承优秀文化。

(八)信息化建设。按照“互联网+地方志”的新理念,推进网站、数据库、微信平台建设,打造“智慧方志”“数字方志”。2013年,平顶山市情网开通;2015年,市情网增设“地情网站纵览”“地情数据库纵览”栏目,与全国优秀地情网站链接;2016年11月,市情网纳入平顶山市政网,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权威性。市情网站开辟有“走进鹰城”“史志动态”“影像鹰城”“鹰城美景”等栏目,展示平顶山的历史、人文、风俗等地情特色。2014年,市情网“市情数据库”首次同步推出《平顶山年鉴(2013)》网络电子版,《平顶山市志》《平顶山年鉴》《平顶山月报》也相继录入数据资料库,并根据用户需要,快速、准确提供检索服务。2021年,《平顶山市志(上下卷)》和《平顶山市志(1987~1995)》推出光盘版,两轮志书全部数字化。2016年2月,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公众号手机版上线,每周二期。鲁山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宝丰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石龙区地方史志办公室也开通“鲁山志鉴”“宝丰史志”“石龙史志”公众号。

(九)部门志。部门志是地方综合志书的补充和扩展。第一、二修志带动了部门志、行业志和专业志的编修。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编修部门志100余部。主要有:《平顶山煤炭志》《平顶山市工商志》《平顶山园林志》《平顶山学院志》《平顶山新华区政协志》《宝丰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志》《宝丰县国土资源志》《宝丰县亚坤集团志》《鲁山县军事志》《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志》《郏县中医院志》等。

(十)理论研究。为适应史志事业的创新发展,在修志编鉴的工作实践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志书要加强生产习俗的记述》《志书商业篇的设置与记述》《新方志的内容特色》《与时俱进 持续创新 推动〈平顶山年鉴〉科学发展》等20余篇理论文章被《中国地方志》《新时期方志编纂理论与实践》《新方志编纂论》《河南史志》等刊发。《志书要加强生产习俗的记述》是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首次在国家级权威的理论期刊发表的理论文章。

(十一)读志用志,激发地方志“立起来、活起来、热起来、强起来”的活力。2018年,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配合谋划市“好人园”建设,融入地方志元素,彰显方志弘扬好人文化、好人精神,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的活力。 

2018~2021年,鲁山县、宝丰县、郏县、叶县地方史志部门为中央电视台拍摄播出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提供丰富详实的地情资料,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独具魅力的地理风物、优美风景的“影像名片”,注入厚重的史志文化力量,历史文化换发出新的光彩。

2019年10~11月,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与平顶山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红色印记——平顶山革命历史展》大型史实展。市委书记周斌、市长张雷明等市领导观看,并给予高度赞誉。参观团体达246个,人数突破10万人次。该展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100个2019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2021年6月,与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平顶山市党史办公室等联合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斗百年路 浓酽书法情”书法作品展。

2020年,鲁山县为抗日爱国将领任应岐申请烈士,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提供全面详实的任应岐生平资料。志记英烈 、告慰英灵。

2021年4月,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与平顶山市图书馆结为共建友好单位,在该馆设立方志书架,共享方志文化。5月,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向叶县段庄革命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诞生地桐树庄村委会捐赠书籍200册,扩大志鉴成果进基层的影响,发挥史志育人、文化滋养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作者系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下载附件:

[打印此稿] [关闭窗口]